寻找秋的颜色

发布日期:2014-09-15 16:42 信息来源:浙江省戒毒管理局 浏览次数:

秋者,天之别调也。对于这个季节,不同的人是有不同感悟的。有人说秋是富含丰收喜悦的季节,也有人却深深体会到秋的肃杀之气。在我看来,秋天是一个富有情调的季节,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别样颜色,使我们在秋的风景中,如此陶醉痴迷,如此五味杂陈,见仁见智。

秋的悲色

秋花惨淡秋草黄,耿耿秋灯秋夜长。已觉秋窗秋不尽,那堪风雨助凄凉。这是多愁善感林黛玉笔下的秋窗风雨夕。逝去了春的勃发,夏的繁华,剩下秋的肃杀,不久还将迎来冬的凋残。悲哀,凄凉,还要低声吟唱,可叹的是内心的音律和深沉的悲哀。

的确,自古逢秋悲寂寥,秋天带给我们很多悲秋的情怀。深夜,当一个人独坐书房,在蒙蒙的雨夜,秋雨一直淅淅沥沥的落着,那寒意骤然从地下而起,想到万物将由鼎盛即将转为衰亡,听着那冷雨拍打窗户,犹如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,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意境油然而生,这种思绪直渗骨子,于是不免带来淡淡哀伤。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,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”秋叶飘零,诗人眼里满载着悲哀。落木萧萧,秋风无情,面对如此的秋风、秋物、秋光、秋色,却怎么也抵挡不住秋的肃杀与萧瑟,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、悲怆的内心世界,与秋的哀、秋的愁、秋的凄、秋的泣、秋的诉的悲色调。

秋的喜色

与林黛玉悲秋情节不同的是,有人却说爽秋会带来好心情,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收获、新的希望。李白是这样描绘秋的另外一种颜色的。“江城如画里,山晚望晴空。两水夹明镜,双桥落彩虹。人烟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。”如画的江城,碧绿的晴空,明镜般的溪水,彩虹似的双桥。秋高气爽,碧云天,黄叶天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,景色怡人,秋的天总是那么明朗,丛林里的人家冒出一缕缕的炊烟,橘柚的深碧,梧桐的微黄,风景如画的秋色,总是带给人们神清气爽、美不胜收的感觉,令人回味无穷,流连忘返。

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。望着稻田里满地金色的谷物,金灿灿、黄悠悠,琳琅满目,目不暇接,那是劳作的农民最开心的一刻,往日的汗水和辛苦仿佛都被抛到九宵云外,被岁月刻下痕迹的皱纹里洋溢着幸福笑容。我们说,生命的意义在于繁衍,秋天就是一个繁衍的季节,一个果实与种子成熟的季节,万物吸收了春天的细雨微风,夏天的轻云骄阳,秋天也必将为其孕育出更为壮实美丽的累累硕果,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憧景与未来的希望!

秋的傲色

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在秋天,菊花可谓独树一帜,傲视人间。秋菊是有很强个性与傲骨的,一定意义上讲,他也为秋天增添了一抹新色调。宁可枝头抱香死,不曾吹落北风中,这是何等高尚的气节与坚守,也成就了秋的傲色。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犹爱菊花,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这是大家熟知的名句。菊者,花中之隐逸者也。它如陶潘明一样更多体现的是道家清静无为,清心寡欲的道法自然心境和一种心怀信仰,不随波逐流,不人云亦云、不沆瀣一气的价值追求与自我坚守。

不怕有缺点,就怕没特色。在千篇一律、千人一声的时代,秋的傲色成为了一抹难能可贵、来之不易的亮色,他以不变应万变,在平凡中成就了不平凡,纵然突兀,但不突变;纵然圆不了当下,但圆得了长远。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,同时给予相应的尊重和敬仰。

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宵。秋天带给我们的色调可能还有很多,留待我们感悟的秋味也还有很多,只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秋天的怀抱,就能从秋天这部百科全书中,品味到更多秋的酸甜苦辣,发掘到更多秋的五光十色,体悟到更多秋的哲理人生。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